,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导电聚苯胺和二氧化碳共聚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权国际专利5件,中国发明专利80余件,并著有《聚苯胺的制备和应用》等专著2本。长期从事聚苯胺的工业化合成,协助湖南本安亚大公司实现了聚苯胺的工业化,变成全球上聚苯胺防腐材料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摘要:桥隧钢构表面涂敷一层重防腐材料是保证桥隧长久防护性能的重要方法,目前桥隧钢构重防腐主要是采用锌粉或镀锌材料,60%以上的锌粉消耗在钢构防腐上,导致了锌粉供应快速枯竭,亟需发展新型重防腐材料以解决未来桥隧钢构防腐的重大需求。通过15年的研发,研制了一种具有全新防腐机理的新一代桥隧钢构重防腐材料-聚苯胺,与传统的富锌重防腐材料相比,该材料不依赖锌粉,具有长达30年以上的长效防止腐烂的性能,在桥梁和重大基础设施钢构重防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万步炎,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时代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十二五”期间受聘为国家863 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40 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获授权专利150余项,其中美国、欧盟发明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摘要:海底钻机是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探、跨海工程地质勘查、海底工程地质勘查、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装备。海底钻机与传统的钻探船相比,在海底200~300米以浅地层的地质取芯钻探中,在勘探成本、作业效率、取芯质量、机动性、作业隐蔽性等方面都有巨大优势,是海洋地质钻探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报告围绕大洋金属矿产资源勘探、跨海工程地质勘查、海底工程地质勘查、国家海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要介绍我国海底钻机及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系列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已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实施多座国际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为我国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确权10000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和3000平方公里富钴结壳矿区提供关键勘探数据支撑,以及在我国首个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的海底工程地质勘查和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芯勘探的应用情况。
李惠,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流体力学与风工程、超材料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ASCE G W Housner奖章和R H Scanlan奖章、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nature和Science等论文200余篇。曾任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学会理事长,现任亚太智能结构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协会理事长等。
摘要:气凝胶防火隔热材料是我国土木、航天及军事等领域战略发展重大需求之一。传统陶瓷气凝胶超隔热材料由于其脆性瓶颈及力热互斥共性难题,难以满足实际防火隔热使用上的要求。鉴于此,本次报告将说明设计制备超结构双负或双零泊松比/热膨胀系数陶瓷气凝胶的情况,该材料能轻松实现材料力、热协同增强。制备所得陶瓷气凝胶可实现低至0.1 mg/cm3密度(目前固体材料最低密度),高达95%可恢复压缩变形力,优异拉伸、弯曲、扭转变性能力,以及在剧烈热震或长期高温下无强度蜕化,和超低线 mW/m·K)和空气导热系数(室温下~20 mW/m·K,高温1000℃下 90 mW/m·K)。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桥梁抗火难题,增强桥梁安全性与使用性,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何旭辉,二级教授,中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获中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桥梁风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一等奖6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腾讯“科学探索奖”、詹天佑成就奖、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摘要:简要回顾我国公路和铁路桥梁抗风研究历程;针对铁路桥梁抗风特点,结合主编的国内首部《铁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Q/CR 9162-2023),从风场特性及风参数取值、车-桥系统气动干扰、结构动力特性、涡振振幅限值、抗/防风控制等方面,论述铁路桥梁抗风与行车安全研究关键问题;并对极端风作用、多灾害作用、车-桥系统实时气动混合模拟等前沿技术进行展望。
姜生元,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探月三期关键技术攻关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长期开展星球采样探测和资源利用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承研了我国“嫦娥三/四号”月球车转移机构、“祝融号”火星车转移机构、“嫦娥五号”月面采样等关键技术和型号产品研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航天强国纷纷制定了规模宏大的星球资源利用计划,开启了人类利用星球的新征程。本报告分析了人类星球采样探测领域的发展形态趋势,阐述了月球、火星和小天体采样探测和资源利用的创新发展机遇;以采样探测发展历史为例,阐述了科学+技术+工程的制实施模式,揭示了机械+传感+智能的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内涵;以月球资源利用为例,提出了我国由跟踪迈入国际引领的创新要素和努力方向。
金峰,上海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1985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工程潜水方面工作。完成多个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我国迄今为止在南太平洋海域的最大一项国际打捞工程“鹦鹉号打捞工程”、“我国首次大深度饱和潜水首次陆基载人试验”等。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006年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全国技术能手”、“2013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中国航海学会科技一等奖等荣誉。
摘要:人类自从步入二十一世纪,海洋开发慢慢的变成了世界各国追逐的目标。大深度潜水是实施海洋开发的核心主题,而实现大深度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饱和潜水技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生理学家提出。此后的半个世纪里,美、法、英等西方国家不断摸索实验,饱和潜水技术从理论迈向了实际。上世纪70年代,国内的饱和潜水事业开始起步。到本世纪初,我国首次实现了超过百米深度的饱和潜水作业。从此饱和潜水技术,在国内的土壤里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当饱和潜水技术日渐成熟,我们开始致力于将其应用到更多领域。救助打捞、海洋工程、内陆抢险、高气压工程,它的身影随处可见。提升救援与深海处密的能力、强化应对重大深水环境污染的能力、助推深海研究、匹配国家深海资源开发作业的步伐,饱和潜水技术多点开花,创造了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推动了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专业的饱和潜水支持母船等国之重器、雄厚的人才储备与完善的培养体系、精湛的作业技术是我们奋发向深海的底气。未来,我国的饱和潜水技术将放眼于更深的海洋更广阔的领域,挺进浩瀚无垠的深蓝。
7.《AI赋能技术融合,创新助力桥梁检验测试——关于桥梁智能检测/监测的思考》
程国华,浙江啄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专家、国家邮政局邮政业智能安检系统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国际标准ISO/TC 312工作组注册专家、全国邮政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领域高级工程师。曾荣获交通运输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先进个人”、邮政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十三五”时期十佳科技领军人才等。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及科研攻关项目;牵头承担邮政业智能安检系统、“啄医生”诊疗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攻关及应用工程;主持起草《邮件快件智能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技术方面的要求》及测试方法等行业标准;累计发表论文16篇,合作出版《Deep Learning in Healthcare》、《计算机视觉前沿发展——目标检测专题》等著作。
摘要:在交通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下,分析不一样桥梁安全的影响因素和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探讨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对桥梁状态多方位感知、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等的方法;分享复杂系统智能检测技术创新研发经验及其带来的针对桥梁安全监测和检测的思考;探索结合复合材料应变片、机器视觉、超声波、X射线G、物联网、AI等前沿技术建立多种类分布式传感器监测下桥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评价系统的途径,助力大型结构智慧化检测/监测的创新研究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经济下行,建议我们大家把50%存款换成这3样东西,10年后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哈佛经济学家揭露“教育真相”:父母离婚、打小孩,其实都不影响学习成绩…
OpenAI转型盈利性企业 微软近140亿美元投资如何转股?谈判已开启
开门红!U17亚预赛-国少2-0完胜巴林 艾比布拉闪击&造2球表现抢眼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孩子写作再也用不着愁了,直接查大语文素材词典去抄,特别好找!小学能用到的素材都有,积累多了自己也能写